行业知识
韩国最大昆虫自动化养殖工厂KEIL的成功故事,KEIL创始人的昆虫产业征程,从大学教授到昆虫蛋白公司创始人
来源 : 鼎欣科技


在韩国昆虫养殖市场,KEIL因其先进的自动化工艺和创新的产品策略而成为了该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最初只有一个单人房大小的办公空间和27,000美元的起始资金,然而在7年内成功跨越了重重困难,建立了韩国规模最大的昆虫自动化养殖工厂。

KEIL的创始人是前大学教授Young Wook Kim,他转行进入了这一新兴产业,带着对科技和生物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昆虫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信念,创立了这家公司。他们的产品线从人类食品到宠物零食,再到营养补充剂,不断扩张。特别是其宠物专业品牌"Pet Smith"旗下的"Insect Power"和"rTM Omega 3",以及年销量超过百万件的"Hope Biscuits"和"Mealworm kkang",受到国内外市场的热烈追捧。

KEIL面对的航程并非一帆风顺。Kim透露,KEIL的成功并非来之不易。虽然昆虫市场的潜力巨大,但也伴随着诸多挑战。

尽管昆虫作为蛋白质的替代来源有着巨大的潜力和需求,但目前行业发展的瓶颈仍然在于生产成本和产量。

秘鲁2023年鱼粉价格上涨了26%,这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对昆虫蛋白的兴趣。然而,实际情况是,无论是用于食用的昆虫黄粉虫,还是作为动物饲料的昆虫BSF,它们的生产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而且产量也远远低于预期。此外,数百家从事昆虫相关业务的公司倒闭,给这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Young Wook Kim指出,要使昆虫产业脱颖而出,就必须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方法。许多人希望利用昆虫替代鱼粉,但全球鱼粉公司已投资数千万美元,并动用数百艘深海渔船在全球各地捕捞、生产鱼粉。与海洋捕捞的鱼粉相比,昆虫养殖的成本要高得多,需要建立养殖场、安装自动化设备并进行加工。那么,昆虫产业到底投入了多少资金呢?具体来说,全球大型公司在昆虫产业上的投资规模是多少?这些投资额是否相当?

昆虫产业在成本上尚无法与鱼粉市场相匹敌,要想成为真正的竞争者,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投资。

Kim对昆虫养殖的未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强调指出,仅凭梦想而不伴随现实的商业计划和持续的资金支持是不够的。此外,他还警示那些认为仅靠食物垃圾或其他廉价原料就能降低昆虫饲料成本的观点是危险的。KEIL的实验显示,饲料成本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而且饲养方式必须环保且可持续。通过科学管理和创新,昆虫饲料成本可以降低30%,这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

在不断探索和优化的过程中,KEIL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成本效益,并倡导对饲料法规的尊重以及对养殖环境的改善。尽管昆虫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但KEIL的故事证明,通过科技创新和严谨的商业策略,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正在逐步变为现实。